网站地图

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人才理念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员工风采
公司活动
读者服务
纠错平台
正版验证
渠道服务
当当网
京东
天猫
学科网
图书展示
新概念英语成人版
新概念英语青少版
优可英语(小学)
优可英语(初中)
优可英语(高中)
优可语文(小学)
优可语文(初中)
优可语文(高中)
优可直销(初中)
优可直销(高中)
下载中心
新概念英语成人版
新概念英语青少版
优可英语小学
优可英语初中
优可英语高中
优可英语初中
优可英语高中
新闻动态
新闻快报
学习天地
香港六今宝典
香港六今宝典
新闻中心

这届90后家长开始让娃“科学早恋”了,这真的科学吗?

2022-11-10
回想起80后、90后的青春,早恋是他们的禁忌。

然而,当这群人成为父母时,他们对自己进入中小学读书的孩子早恋的态度发生了变化,非但不排斥早恋,对孩子的“科学早恋”还乐见其成。

一段时间以来,90后家长让娃科学早恋的新闻不时登上热搜。

所谓“科学早恋”,是将早恋视为一个经济命题,两方家庭看作两个可评估价值的发展中企业,为避免“企业”价值下降(孩子日后婚姻“扶贫”),提前选择与当下估值相似的“企业”战略重组,达到双赢效果。所以,孩子中学时(甚至小学时)就早恋也无所谓,毕竟是同学,对对方的家庭越是“知根知底”,婚姻决策就越“科学”。

家长对孩子早恋的态度发生怎样的变化?有本质性不同吗?“科学早恋”真的科学吗?

从“杜绝早恋”到“科学早恋”

在过去,老师和家长对于孩子早恋主要都是持批评否定的态度,一发现孩子有早恋的苗头,一定会想法设法将它扼杀在萌芽状态。

在老一辈的刻板思维里,好像孩子早恋了就会变成不良少男或不良少女,就会吸烟文身,就不爱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甚至“乱来”早早就怀孕生子。

所以,很多80后、90后读书时,学校会有各种各样禁止早恋的奇葩规定。

比如禁止男女生同区域就餐,不允许男女同桌,男女生不得相互请客、互发短信、互赠礼物、互传纸条书信,男女同学不准骑一辆车进校离校,男女同学不准肩并肩到茶炉房接水或在校园闲逛,等等——总之就是尽量杜绝男女生“非必要”的接触。

家长也没闲着,想法设法偷看孩子日记、QQ聊天记录或手机短信,发现有情况了,找老师、找对方家长、去找孩子的“对象”,那反应就像孩子进了传销组织。

如今的80后、90后家长就不一样了,他们并不排斥孩子早恋。只是,有一个前提:早恋必须是“科学”的。这个科学的判定标准是:两个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条件、价值理念等是相匹配的,孩子在一起玩得来,也可以一起学习,从而实现1+1>2。

如果两个家庭家境悬殊,比如一个是当地有几套房的中产,一个是本地户籍都没有的打工家庭,那么中产家长会禁止孩子早恋,因为1+1<2就是“不科学”。

“杜绝早恋”“科学早恋”殊途同归
90后家长不免认为,自己的科学早恋比父辈那种杜绝早恋的态度来得“先进”。二者真的有本质不同吗?

老一辈禁止孩子早恋,除了传统观念中的“谈爱色变”“谈性色变”以外,最根本的还是功利性的原因:在应试教育体系中,分数是唯一的指挥棒,学生们最核心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一切可能会给学习造成阻碍的事情都必须严厉杜绝。师长担心孩子一早恋,他们学习时就会分心,会直接造成学习成绩的下滑。

这倒不是空穴来风,也有相关研究佐证。美国南加州大学的学者曾做了一个学生异性朋友的数目和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结果发现,一个人的异性同学邻居每增加50%,此人的平均学分绩点(Grade Point Average,即GPA)就会降低0.5个点;异性朋友占到70%的学生,相比异性朋友只占朋友圈30%的学生,GPA低0.4个点。

杜绝早恋是出于功利性原因,一切都要为成绩让路。可说到底,科学早恋何尝不是功利性原因?差别仅在于,以前的家长目标是成绩,90后家长的目标更为“深远”,直接考虑到孩子未来爱情、婚姻关系中的“门当户对”了。就像有网友精辟总结的,“以前怕早恋耽误学习,现在怕结婚变扶贫”。

现在,“好成绩=好大学=好工作=好未来”的公式遭遇挑战。一些90后家长认为,父母有一个好的阶层,对孩子的未来也许更为重要——可以让孩子少奋斗几年。而一旦孩子在未来的婚姻选择中做出“不科学”的决定,搞不好就会造成阶层的滑落,这甚至比没有考上好大学更危险。

一些90后家长——尤其如果他们是中产阶层的话,他们常常会有一种阶层下坠的恐慌,他们必须竭力维持自身阶层的稳固。这种恐慌和焦虑,很自然地传递到他们的育儿观上,他们希望子女至少也能够处于同样的阶层。

他们一边在孩子的教育上内卷,一边也“为其计深远”,早早筹谋,杜绝孩子未来陷入“婚姻扶贫”的境况。因此,无论是以前的杜绝早恋还是如今的科学早恋,殊途同归,都是以功利性的视角看待早恋。

“科学早恋”并不科学

这种功利性的视角,本身就是“不科学”的。因为早恋本身,恰恰是“去功利化”的。

事实上,早恋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国外并没有所谓早恋的说法,人家的学名叫“青春期恋爱”,俗话叫“puppy love”。Puppy是对小狗的昵称,“puppy love”是说少男少女的爱情就像小狗狗一样纯真,却也不成熟,往往不长久。

科学地看,青春期的爱恋是一种很正常的生理反应。

随着少男少女的不断成长,他们心智不断成熟,他们会对somebody产生懵懂的好感,想要靠近、想要接触、想要玩在一起,这是一种本能,是成长中很可能要经历的一个阶段,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这种自然的情感冲动是非功利的,并没有什么财富、阶层、地位的考量,就是喜欢而已。

对待青春期恋爱,科学的态度就是引导。很多家长担心孩子偷尝禁果,有效的方法不是污名化、不是生硬地干涉,而是给予孩子充分的性教育,让他们懂得自我保护,更要让他们懂得什么叫负责任。

很多家长谈性色变,结果孩子对性知识一无所知,这就造成一个悖论:一方面是家长学校管得非常严,另一方面是未成年女孩的人工流产手术总数量居高不下。

90后家长即使在孩子的性教育上更开明,他们那种所谓的“科学早恋”,也同样会伤害孩子的成长。“科学早恋”,本质上是打着科学旗号的“门当户对”“指腹为婚”。

孩子之间本来很朦胧很美好的感情,家长们却在脑子里把计算机按得啪啪响,言传身教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思维,干涉孩子的情感选择,影响孩子建立健康情感联系的能力。

这真的一点也不科学。谈感情不是开公司,如果人生中丰富的情感都化约为经济效益,那么人就会成为无情的机器。这时,90后家长就该忧虑了:如果一切都是利益最大化,那么当他们老了,没“价值”了,是不是就不值得子女好好对待了?
(素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纠错平台 香港六今宝典
香港六今宝典
在你使用图书时,如果发现了错误,可以通过微信-扫一扫功能,扫描左侧二维码进行反馈。
或者您也可以拔打010-82561173进行反馈更多问题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知行键教育